【原文】
先生曰:“仙家说到虚,圣人岂能虚上加得一毫实?佛氏说到无,圣人岂能无上加得一毫有?但仙家说虚从养生上来,佛氏说无从出离生死苦海上来,却于本体上加却这些子意思在,便不是他虚无的本色了,便于本体有障碍。圣人只是还他良知的本色,更不着些子意在。良知之虚,便是天之太虚。良知之无,便是太虚之无形。日、月、风、雷、山、川、民、物,凡有貌象形色,皆在太虚无形中发用流行。未尝作得天的障碍。圣人只是顺其良知之发用,天地万物俱在我良知的发用流行中,何尝又有一物超于良知之外能作得障碍?”
【译文】
先生说:“道家讲究‘虚’,圣人难道能在‘虚’上再增加一丝一毫的‘实’吗?佛家讲究‘无’,圣人难道能在‘无’上再增加一丝一毫的‘有’吗?但是道家说‘虚’,是从养生上来说的;佛家说‘无’,是从脱离生死苦海上来说的。他们在本体上添加了这些意思,就不是虚无的本色了,对于本体就有所障碍了。圣人只是还原良知的本色,不添加任何意思。良知之‘虚’,就如同天之空寂。良知之‘无’,就如同空寂之无形。日、月、风、雷、山、川、人、物,凡是有形状样貌的,都在天空的无形之中发挥作用、流行不息,并没有成为天的障碍。圣人只是顺应良知的作用,让天地万物都在我的良知的范围内发挥作用、流行不息,又何尝有一物能超出良知之外而成为障碍呢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