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们要知道,选拔官僚首先要选拔有文化的人,而有文化的人哪里来呢?有文化的人都是儒家这些知识分子,在民间教出来的。可以说到了汉武帝时代,已经不是汉武帝要不要选择儒家的问题了,而是只要想和知识集团合作,他就必须跟掌握了教育资源的儒家合作。
所以独尊儒术的背景是什么?独尊儒术的背景是,掌控了整个民间教育集团的儒生,最后获得了与皇帝合作的机会。可以说,独尊儒术的过程,是儒者在民间经营了三四百年的民间教育的成功;而儒学也很聪明,他们把自己的教育系统绑在了国家的选官系统之上。国家你想选官吗?你一定要选受过教育的人,这个受过教育的人一定是受过我们儒家教育的人。
所以,无论是汉代的荐举制度,还是唐宋以后的科举制度,要想成为国家官僚,首先要接受儒家的教育。儒学不是通过其他的方式管控整个知识集团,它就是利用自己的教育系统,和国家的选官系统绑在一起,这一绑,就绑到了1905年,直到清朝宣布“废科举”,儒家的教育系统才和国家的选官系统解除绑定。
所以说,儒学的成功和汉武帝的独尊儒术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一蹴而就、拍脑袋决定的,而是儒学在民间沉潜了数百年之后,向皇帝的一次叫板和摊牌;而皇帝在选择镇压了社会所有的力量之后,最后决定和知识精英合作,而这个知识精英就是来自儒者集团的这样一批人。汉朝经历了五六十年的缓慢换血,到了汉宣帝、汉元帝、汉成帝时代,官僚集团当中已经基本上都是儒生教育出来的士大夫阶层,所以汉朝也逐渐地儒家化了。到了东汉时代,社会风尚已经完全成为儒家理想当中的样子,这就是我们下面要讲的中国古代社会风气最好的时代——东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