所以,有人主张对中小学教学质量进行“厌学率考核”,并不是十分妥当的。一些学校虽然片面追求升学率,可这是制度方面的原因造成的。把责任全部推到学校、老师头上,显然难以接受。
更不用说,厌学率如何界定也是个难题。因为它只是孩子的一种感觉而已,这种感觉常常会因人而异、随时变化,很难进行科学、准确的测量。
另外还有,有些孩子虽然厌学,可是功课仍然很不错,又怎么说呢?
认清乏味性厌学的根源
要消除乏味性厌学,首先要探究其根源在哪里。
学业压力和学校生活
孩子的学业压力太大、学校生活太单调,就必然会感到枯燥乏味,从而导致厌学。孩子一天到晚不是上课就是做作业,音乐、体育、美术、劳动等课程成了名副其实的摆设。有的学校甚至有两张课程表,一张是专门用来应付上级检查的,一张才是实际执行的。
在这样的大环境下,一些个性鲜明的孩子会率先进入厌学行列。
学校教学和求知欲望
老师教学的知识能否满足孩子强烈的求知欲望,也是导致乏味性厌学的主要原因之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