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节 极力维持的西式生活
1919年6月20日,正在北京访问的杜威夫妇(John Dewey,Alice Chipman Dewey)在写给儿子的信中饶有兴致地说:“有一件事你一定很高兴知道,北京美国化程度已经到了我们每天至少吃一次冰淇淋,一次两大份。这很有帮助。”[2]
只在北京逗留几个月的杜威夫妇尚且为能吃到自己国家的、熟悉的食物而开心,更何况那些较长时间居住在北京的外国人。事实上,无论是出于情感归属的原因,还是出于生活舒适、讲究卫生等原因,多数欧美侨民倾向于在北京维持西式生活。但也有例外,《丰腴年代》(The Years That Were Fat)的作者美国人乔治·凯特(George N.Kates)刻意要体验、感受北京当地居民原汁原味的生活,为作品提供真实的素材,于是就住进了中国人社区,像老北京居民那样生活。
一、房屋的现代化改造
民国时期,北京的欧美人士极力维持西式生活,首先表现在他们对中式房屋进行的现代化改造上。
众所周知,一部分在京欧美人士居住于东交民巷使馆区内,如外交官、使馆卫队、一些邮局和银行的工作人员、洋行商人等。使馆区的建筑基本上都是《辛丑条约》签订之后重建的,“人们可以找到所有常规的欧洲或美国建筑——教堂、银行、商店、医院、俱乐部和饭店宾馆。每一栋建筑都试图展现大洋彼岸其本国的一些元素,因此这些来自美国、荷兰、意大利、日本等的‘碎片’紧挨在一起”[3],组合成了使馆区独特的风格。不仅从外观上看,从内部装饰和房屋设施看,使馆区的建筑也较现代,自来水、电灯、框格窗、铺好的地板、粉刷好的墙壁、暖气片等,样样俱全。以六国饭店一个普通客房为例,其内部布置包括“整洁、盖着绸面鸭绒被的英式床,花边窗帘,装有镜子的大衣柜,电灯,配有冷热水龙头的盥洗室,床头小桌和桌上红色丝绸罩着的小灯,舒适的安乐椅”等[4]。即使是东交民巷邮政公馆(Postal House)的一个小公寓,也有“一个L型的门厅,一个大客厅,一个大餐厅,一间用作办公室的小书房,两间卧室,两个浴室,一个厨房,一个食品储藏室,好几间佣人房”[5]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