诸葛亮的一次次出征,就像西方神话传说中的西西弗斯一样,一次次将巨石推向山顶,而巨石却一次次从山顶滚落下来。
诸葛亮无疑是在和命运搏斗,这种悲壮的命运之战本来就足以震撼人心,而更让后来人感慨不已的是——诸葛亮几乎战胜了命运,找到了击败司马懿的绝棋——渭滨屯田,却突然被病魔击倒,留下了千古遗憾。
以“权力”的异化来展现人物内心世界,权力对人性有巨大的异化,可以使人异化到最黑暗的境地。但也有人能以坚强的意志力和崇高的理想战胜权力的异化。这两点在诸葛亮和司马懿身上表现得极为鲜明。
诸葛亮和司马懿都出身于士大夫家庭(司马懿父亲为京兆尹,诸葛亮父亲为泰山郡丞),年龄相近,经历相似,少年饱受战乱之苦,青年时名望远播,为当世英雄所重,后来又都执掌一国兵权,成为托孤大臣。
在事业上,司马懿极为成功,凭借超人的胆识和智谋夺取曹魏事业,成为一统天下的西晋王朝事实上的开创者。而诸葛亮却是一个事业上的失败者——出师未捷身先死,长使英雄泪满襟。
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,成王败寇的观念深入人心,成功者往往被套上许多并不存在的耀眼光环,失败者则被安上许多莫须有的恶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