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、博士、博士弟子与汉代经学的发展
汉武帝服膺儒家学说,亲政后重用儒生,以儒术取代黄老之学作为统治思想,经学获得长足的发展。
窦太后去世后,武帝大举起用儒生,以“武安君田蚡为丞相,黜黄老、刑名百家之言,延文学儒者以百数”。特别是“公孙弘以治《春秋》为丞相封侯”,使“天下学士靡然乡风”,用政权的力量,树起儒学的权威地位,为学者指明了努力的方向。
公孙弘占据要津后,深为道术的沉郁不彰而忧虑,与太常孔臧等人上疏提出:“为博士官置弟子五十人,复其身。太常择民年十八以上仪状端正者,补博士弟子。郡国县官有好文学,敬长上,肃政教,顺乡里,出入不悖,所闻,令相长丞上属所二千石。二千石谨察可者,常与计偕,诣太常,得受业如弟子。一岁皆辄课,能通一艺以上,补文学掌故缺;其高第可以为郎中,太常籍奏。即有秀才异等,辄以名闻。其不事学若下材,及不能通一艺,辄罢之,而请诸能称者。臣谨案诏书律令下者,明天人分际,通古今之谊,文章尔雅,训辞深厚,恩施甚美。小吏浅闻,弗能究宣,亡以明布谕下。以治礼掌故以文学礼义为官,迁留滞。请选择其秩比二百石以上及吏百石通一艺以上补左右内史、大行卒史,比百石以下补郡太守卒史,皆各二人,边郡一人。先用诵多者,不足,择掌故以补中二千石属,文学掌故补郡属,备员。请著功令。它如律令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