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宋初,天息灾(印度迦湿弥罗人)等受赵光义(宋太宗)命居译经院(又名传法院,院分三部,中部译经,东部润文,西部证义。译经院附设印经院,译出经典,即时开雕),翻译经典。天息灾定译经仪式:第一译主,正坐面向外,宣读梵文;第二证义,坐左旁,与译主评量梵文;第三证文,坐右旁,听译主高声读梵文,是否有差误;第四书字,听梵语写成文字;第五笔受,翻梵语成华语;第六缀文,整理记录使成句义;第七参译,参考梵华文字,使无讹谬;第八刊定,删削烦冗,订定句义;第九润文官,朝南坐,润饰文字。北宋佛学已衰,译场组织虽极详备,译经成就却远逊唐朝。
第二节 佛教的盛行
南北朝、隋、唐是中国佛教极盛时代。佛教含有神秘而又丰富的哲学、修道证功的理论和方法。从来统治中国思想界的儒家各学派,哲学成份极其贫乏,远不是佛学的敌手,就是专门谈玄的老庄学派,规模狭小,对抗佛学,仍不免“鲁班门前弄大斧”,一接触势必败退。恰巧西晋灭亡,黄河流域被野蛮人占领,他们本身文化低微,正需要接受新的教化;长江流域侨居着大量北方士族,他们极度苦恼、失望,正需要强烈的麻醉剂,求得精神上的安眠,佛教流行,再没有更好的机会了。北方的道安、罗什,南方的支遁、慧远,适应社会需要,都成就了最大的业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