元、明、清诸朝,饮茶的人,范围比前越发广泛。
元曲《玉壶春》中有这样的话:“早晨起来七件事,柴、米、油、盐、酱、醋、茶。”把茶和柴米油盐等相提并论。元朝人喝茶,是直接用焙干的茶叶煎煮的,这一点与唐宋时人喝茶不同。唐宋时人是先把茶叶碾成细末,再和上油膏或杂以米粉、薯蓣(yù)之类,然后制成茶团、茶饼,饮用时再弄碎煎煮。显然,这样制作不仅很费工夫,而且会大大损害茶叶的原有香味。用茶叶代替茶团、茶饼,表明制茶技术水平有了进一步的提高。
古代男女结婚,以茶为礼;明清两代,承袭古制,女方接受男方的订婚聘礼,还叫作“吃茶”。边疆许多兄弟民族也有嗜茶的习惯,宋朝政府为了用茶交换他们的马匹,特设有专门的机构——提举茶马司,来管理这项工作。明清时,仍继续这种茶马的交易。通过这种交易,加强并发展了汉族和各兄弟民族之间经济、文化的关系。由此看来,茶,在这时期,不仅是人们日常生活的饮料,而且是缔结两姓婚约和沟通民族和好的珍贵媒介。
(谢承仁 易惠中 傅学卿)
29 汉字
古时候,有人认为汉字是黄帝的史官仓颉创造的,所以长期流传着“仓颉造字”的说法,这种传说是不可靠的。文字是人们用以记录语言的符号和交流思想的工具,它只有通过广大群众的长期社会实践才能产生,单凭一个人的才能智慧是创造不了的。仓颉这个人,可能只是古代整理文字的一个代表人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