将身体运动纳入班级课程当中,不仅对有特殊需要的学生,对所有孩子都有益处。老师要有创造性,比如学习名词、动词的时候可以玩起立、坐下的游戏,学奇偶数的时候也可以玩,“老师说”游戏也有助于是非题的学习。甚至也可以在学习数学或拼写时玩小兔跳游戏!
在学校处理自我刺激行为
自我刺激行为,比如晃手、身体摇摆或烦躁不安的乱动都是孩子前庭觉紊乱、寻求运动的一种症状。如果尝试消除这些自我刺激行为,实际上是忽略了一点:我们需要认识自我刺激行为的功能性,然后用社会适应性行为加以替代。把握一切机会将各种肢体动作融入孩子的日常活动中,会有很显著的效果。
在学校,给学生一个发泄的渠道进行自我控制:让他把出勤数或午餐数报到办公室、把运动器材拿出来、擦黑板或白板、摞椅子、搬书、在他的椅子或双肩包上系一条橡胶管、抚摸忘忧石、在操场上攀爬或荡秋千、玩绳球、在音乐课或班级唱歌时间敲鼓。
IEP(个别训练计划)中的感官训练目标
感官需求会随着时间变化而变化。当制订IEP目标时要用通用的词语来描述辅助设备,比如“莫妮卡在故事时间要在自己的座位上保持15分钟,使用控制座椅(Movin’Sit Wedge)”,要写成“莫妮卡在故事时间要在自己的座位上保持15分钟,使用辅助设备”,这样就可以在IEP目标持续进行时根据需要更换设备(比如使用振动枕头来代替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