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一章的目的之一,就是更充分地分析基督教原罪理念的意义,并解释关于良心不安的基督教表达。对此,写下以下事实便已足够了,即,基督教人性观陷入了一种悖论:它一方面宣称人类拥有较高的道德水平,另一方面又比其他人类学对人的原罪表现出更严肃的关切。
(四)现代人性观
现代人性观部分得益于古典人性观,部分得益于基督教人性观,部分得益于与众不同的现代主题。从经典的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之古典理性主义,到更富于自然主义色彩的理性主义,传统的古典成分似乎在逐渐消减。也就是说,在古希腊时期处于从属地位的伊壁鸠鲁和德谟克利特之自然主义,在现代已经取得宰制性地位。这种现代自然主义与基督教将人视为“创造物”的观念相一致,但是与基督教的“上帝影像”的理念相矛盾,早期文艺复兴运动在反对人是原罪者这一基督教理念时,强调了后一方面。在现代人性概念中,古典人性观、基督教人性观以及独特的现代人性观奇特地混合在一起,这造成了各式各样的困难和混乱。这些困难和混乱可简要归纳为:(1)那些在理想的与自然的理性主义内部之间以及在(理想的或自然的)理性主义与生命主义和浪漫主义之间的现代人性观的内在矛盾;(2)那些已受到现代历史驳斥的、关于现代文化中人类本性的假定,尤其是关于个体性的假定;(3)那些与已知的历史事实相悖的关于人性的假定,尤其是关于人性本善的假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