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谈判中,有争议的重大问题之一,是国民党在东北的“调动”问题。
从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起,东北就成了国共双方争夺的两大重点之一,另一重点是华北。
在东北成为争夺重点的诸因素中,经济发达是一个极重要因素。
当时东北的纸张生产为关内的百分之七十,煤产量与关内几乎相等;发电量为关内的2.5倍;水泥产量最高年为关内的9.5倍;铁路总长为11000多公里,关内铁路总长仅13000公里,只比关外长2000多公里。
正因为如此,东北也是美国特别关注的地区,美国希望那里在战后成为美国从中国带来最大经济利益的地区;另外,美国还希望东北成为欧亚大陆对苏抑制圈的重要一环,这也使美国特别关注东北。
当时东北的形势是这样的:奉命前往东北的八路军各部和原先在东北坚持抗日的东北联军,已组成近30万人的东北民主联军,分布于苏军未能驻防或已撤离的东北各地,并成立了各级民主政权。
国民党方面当然知道这个情形,为了让国民党在东北进行的内战合法化,张群在谈判桌上强调说:“停战令对国民政府军队为恢复中国主权而开入东北,或在东北境内调动,并不影响。”
周恩来表示不能接受张群的提议:“东北实际上只剩下苏军驻扎的长春、沈阳等几座大城市尚待接收了。因为东北的大部分地区已经被我人民武装接收,主权已经得到了恢复。如果说要接收长春、沈阳等城市,我认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军队是最有理由接收的,因为这些军队一直在跟侵华日军进行艰苦的战斗,胜利的果实,他们最有权利采摘。如果国民党军队这时硬要去东北接收,我们不能不认为是对解放区进行进攻,企图消灭我人民武装。因此,既然是停战,在全国各地应无一例外。”